時間:12/14(二)14:30-16:30
地點:原民院A206教室
【演講大綱】
電視的常態性節目在1948年出現,一直到1975年,才有學者突然發現,怎麼美國廣告裡的女models總是家庭主婦賢妻良母的角色?(隨著世界各地做論文搶點數的研究生與老師大增,這些同樣的答案就跟複製人一般30年來在義大利、英國、希臘、韓國、台灣、點點點,不斷延伸)。
1990年間南美洲的一些國度想要問,如果在我們國家裡有70%以上的人口是印地安原住民,為什麼廣告裡出現的有98%以上都是白人?2000年美國的非裔女性再也忍不住挑戰美國大眾文化的勢利眼——為什麼媒體的浪漫想像或氛圍中總不是黑皮膚的當女主角?
在台灣開電視或看報紙時,我一直想要問,為什麼講台語的女人不是賣藥的就是狠心的媳婦、婆婆、後母?為何華語有本土腔調在電視裡總是與美麗、帥氣扯不上關係?種田的好男好女難道沒有柔情者,浪漫只是白領中產的獨賣情調?同志只能情殺跟轟趴,或是主角的好朋友?
如果真要說到文化多樣,浪漫在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裡如何察覺?浪漫在客家文化裡應該不只是桐花吧?被僵化的印象、被階級化的族群、被製造的神話、沒被挑選的人們與故事。
有些(大眾)文化開始從真實人生中尋找靈感,有些大眾文化仍然不做回應,試圖掌控特定文化概念。浪漫沒有條件,缺的是更多不同的脈 絡與經驗,愛情的文化多樣性。歡迎同學們由自己的大眾媒體浪漫經驗中,提出對媒體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浪漫版本。
【講者簡介】
陳慧蓉: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伯尼分校傳播博士(2005);學術專長為符號學,性別研究與女性主義,跨文化傳播,影像研究;研究興趣有文化全球化/本土化,網 路社群與傳播科技,媒體與公領域,性別與政治。現為文化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2006年上學期媒體識讀課程獲教育部通識教育改進計劃--現代類,教育部顧 問室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先導型計畫補助。
*本計劃由教育部顧問室支持,相關資訊請參閱\本計畫網址:http://multiculturalism-ndhu.blogspot.com/
*本活動由教育部【新移民與多元文化發展計畫】//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系【人權與多元文化課程】主辦
*參與紀錄可匯入電子學習履歷,參加演講同學請記得攜帶學生證出席。
*計畫聯絡人:馬慧廷助理,分機:5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