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5日 星期五

中研院民族所呂心純教授演講:少數族裔音樂所形構的社會空間


本計劃2009/05/19邀請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呂心純教授到校演講,講題為:「少數族裔音樂所形構的社會空間」,以在華新街〈緬甸街〉台灣緬甸華僑的流行音樂討論族裔空間、文化慶典和政治地景間的關係。

演講摘要:

談音樂所型構的社會空間,以音樂學來講,即是這個地方的音樂聽起來怎麼樣?空間是否有空間上或音樂上的辨識度。

一、理論背景:
(一)音景概念:每天在同一空間,放同一種音樂,就會造就一種音場
(二)音樂展演或錄音透過在空中的散播,作為一種社會空間形塑的實踐

案例一:美國購物中心—消費音景文化的建構
1. 背景音樂:在大廳、走廊、廁所所放的音樂。運用人的心理分析,利用音樂讓人在購物中心可以待很久,消費更多,所以如果去一個百貨公司的話,可以聽到很小聲的音樂,它永遠都不會是很大聲
2. 前景音樂:以消費者的聆聽習慣來播放音樂。如:賣運動鞋的商店,以嘻哈音樂為主。
所以,美國的購物中心,許多是由音樂所建構起來的。

案例二:新加坡的回教徒—宗教音樂與科技建構

新加坡的回教徒如何用音樂來建立所謂伊斯蘭的空間,在1960-1970年代,新加坡的回教徒在居住的社區中運用擴音器,每天有五次播放宗教音樂,人們可以在自己的位置進行禱告,不必到清真寺去。後來,在都市計畫下,大量的住宅區住進多元的族群,即有多元的文化、多元的宗教文化,有不同的音樂,伊斯蘭的空間文化長期的被「非慕斯林」批評,所以政府訂立了噪音防治法,以往由擴音器播放的宗教音景,轉而由廣播所取代。

案例三:台灣緬甸華僑音景的形構—華新街(緬甸街)做為族裔活動的中心中和市有5萬多位緬甸華僑,佔中和市人口12%。

1. 日常生活的公共族裔音景
(1) 華新街做為族裔音景消費與社交的中心:在華新街兩側的商家中, 每天會播放緬甸的卡拉oK(樂團的表演)
(2) 媒體化的音樂
(3) 音樂在時序播放上的共通性:商家每天中餐、晚餐時間播放台灣新 聞,其餘時間播放緬甸的流行音樂。
(4) 緬甸的情形:男人平時會到茶店,若無工作時則一整天都待在

2. 文化慶典的公共族裔音景:與政治地景的密切關係
(1) 定義地方族裔的社會空間:緬甸成為弱勢族群的主流
(2) 養成人們季節性的聆聽慣習—定點的舉辦
‧ 華新街—緬甸華僑主辦
‧ 南勢角捷運站—市公所主辦
3. 音景政治
(1) 華新街/南勢角捷運站
(2) 邊緣/中心?
4. 鬧雙胞:2001.4 、2009.4
緬甸華僑為了展現與台灣文化不同,才學習緬族文化潑水節,其實,他們在緬甸是不過潑水節,是為了與台灣區隔才學習的。

二、兩大類表演活動
第一種:民俗與古典傳統類
1. 緬甸族的文化特色、「合法地」轉化成緬華的文化屬性
2. 共享的「過去」:他者身分
3. 緬甸要素:壯觀性、異國情調、傳統性等文化符碼吸引台灣民眾
第二種:現代流行類
單樂團:多主唱、多樣獨立樂團

三、結論
音樂不只是被動,是可以主動創社會空間—音樂、宗教的、族群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