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牛犁社區交流協會演講:新移民在豐田


相關資訊與講綱請連結左側「課程論壇:新移民社會福利服務方案設計與評估」

演講摘要
講者:楊鈞弼 總幹事
時間:2009年3月26日
地點:原民院A222教室

一、豐田移民歷史
1.「豐田」是個移民村,民國2年日本移民來此開墾。
2.日本四大移民村:
A.吉安。B.豐田。C.鳳林。D.鹿野。
3.新竹、苗栗地區的客家人也來此雜居(民國6年)。
4.民國34年,日本離去,閩籍成為新移民潮。
5.公地放領政策實施,原著民也遷移來此,例如:馬太鞍、太巴朗、東勢阿美。
6.民國60年,雲嘉地區人口來此開發,帶來養殖技術。
7.「豐田芋」帶來繁榮的經濟發展,吸引四面八方的人口移居於此。
8.民國88年,外籍配偶(新移民)成為最新移民潮。

二、社區工作在豐田
1.認同感,對社區的認同和喜愛,進而想要打造社區的理想化。
2.因豐田的特殊性,造成人口的移入移出,基於想在此深根的願望,希望能夠凝聚豐田的人口。
3.最初的社區工作雛形,由幾戶人家組成「鄰里工作群」的小團體。
4.基於政府要求專業化,小團體被迫轉型,成為合格,受政府認可的協會。
5.主要工作:A.客家婦女家庭問題B.隔代教養C.學童教育D.社區老人福利E.外籍配偶。
6.所有工作都是因應問題產生的危機,發展出相關服務。

三、社區血緣概念
1.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服務精神。
2.禮運大同的理想─「承諾」。
3.社區一家人概念。
4.鄰里互助、照顧、關懷→在地認同凝聚→社區血緣形成。
5.我們都是一家人,新移民女性也是,不能否定她們身為社區的一份子。

四、新移民女性問題
1.語言溝通障礙。
2.國籍問題,不同國家,不同文化,適應不良。
3.不受尊重,即使是夫家也會歧視外籍配偶。如何幫助她們?
4.政府規定外籍配偶需上「生活適應學習課程」滿70小時,才有資格申請身份證。
5.提供她們實質的需要,例如:機車考照。
6.辦理證照考試課程,例如:中餐丙級廚師考試,幫助新移民女性可以合法開業。

2009年3月13日 星期五

趙善如老師演講:與新移民家庭共學



20090313中午1245-1400本計劃邀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趙善如老師演講,演講題目「與新移民家庭共學」。相關資訊與講綱請連結左側課程論壇:「新移民社會福利服務方案設計與評估」。

演講地點: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A137

演講摘要:
1、 實習很重要,實務如何與理論並重。
2、 社區服務比較屬於實習。
3、 何謂服務學習?去各機構學習,屬較零星部份。在專業養成服務裡面,透過實習養成專業。這裡的實習是結構式的活動,較屬於社會服務活動,「反思」─自我檢討,檢視服務對象及被服務對象。
4、 自我檢討與檢視,是否以被服務為主
5、 文化敏感度,討論討論再討論。
6、 學校與社區的結合。希望學生藉由服務、實習的過程來曾家與社區的互動。
7、 現在大學較少開新移民家庭的課程,有原住民社會工作,但沒有新移民社會工作,期待服務與課程做結合─實習。
8、 就業,希望不只專業技能很好,也希望人格發展跟與團隊合作有既有的能力。
9、 這門課講的是服務學習的概念,希望與機構形同合力關係。
10、 期待服務學習來滿足學生的學習,讓學生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11、 多元分化概念,服務學習過程裡強調方案是能夠鼓勵服務對象,而不是救 助的概念,而是一個全人增強的概念在裡面。
12、 實習:
A. 從機構認識開始,不再是傳統的模式,請學生拍簡單的機構簡介記錄片,拍完後再給機構工作人員看,再給服務對象看,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這件事,學生會用他們的角度去介紹,比較有趣。
B. 讀書會。
C. 機構服務觀察。
D.家訪(訪新移民家庭對象)。
13、 服務過後注重反思的概念,工作日誌、檢討報告、心得報告,討論反思的概念是什麼,在過程中學到什麼。
14、 服務與實習其實強調學習部份,是否與過去連結。
15、 學生對新移民事件會帶到教室裡討論,接觸之後與想像不同,是否有刻板印象在裡面,請許多工作者,老師、律師、新移民家庭來分享。
16、 家訪,對家庭的認識跟瞭解看似簡單,但實際上是要花上很多時間,讓學生瞭解到實際與想像不同,當中的插入與障礙。
17、 怎樣適時推銷自己的服務方案議題是重要的。
18、 注意文化差異,語言、文化障礙,透過觀察,讓學生瞭解當中差異,看到不同面向。
19、 社會建構是比較鉅視面,為何新住民新移民的障礙這麼多?服務輸送是不是出了問題,如何解決?
20、 其實不同族群來到台灣我們都要包容、接納。
21、 不同的家庭背景也是一種文化。
22、 服務提供者有許多的反思,可以省思服務輸送有沒有什麼問題。

問題討論:
1、Q:新移民女性來自不同國家,是不是要先瞭解他們的文化後再來幫忙?
A:尋她的根,越南的社會文化是母系社會,女性較強勢,與台灣不同。在學校新移民相關課程裡面,有開東南亞文化,其實沒有哪個文化對,哪個文化錯,瞭解他們後再來看事情會有不同觀感。

2、Q:因為最近有帶到一些小朋友,這裡在講到新移民,這樣的家庭都是在講高風險家庭,這樣的名詞是有必要性,但也間接的有區隔性,是不是新移民他們有自己的稱呼?
A:怎樣的稱呼服務對象,以前叫外籍新娘,現在叫外籍配偶或是新移民、新住民這樣的概念,這是被建構出來的,就像家暴婦女、特殊境遇婦女等等,有被刻板印象的感覺。其實他們還蠻喜歡我們稱呼她們原來(原生國家)的名字,我們可以對這個問題去做研究,看她們比較喜歡哪種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