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新移民的文化鬥爭」演講摘錄



演講者:張正
講題:流浪之歌 四方之聲:新移民的文化鬥爭
時間:2009年12月17日(四)
地點:原民院A313教室
記錄:陳英佐
整理:鍾蕎憶

壹、 在台灣的新移民與移工

其實新移民與移工就在充斥在日常生活中,像在演講前一天晚上的時候,吃飽飯到志學街上的宜德採買東西時,剛好看到了一個越南來的新移民,便拿四方報給他閱讀,在他的引薦下,得知對面刷刷鍋的老闆娘也是越南人,於是去拜訪他,恰巧的是,這名刷刷鍋的老闆娘也曾經把她的畫作投稿到四方報,並且入選了,因為有了這層面的關聯,彼此的距離就拉近了許多,所以受到老闆娘非常熱情的招待。目前在台灣的東南亞外籍配偶的人數約有十四萬人。

貳、 四方報創刊:

在越南四個月的經驗中,體會到異鄉人的感覺,在語言不通的環境下,那種想要看到家鄉文字的渴望,於是乎看到中文刊物─法輪功的書籍時,便很開心的拿來閱讀。以這樣子的體驗,設想在台灣的新移民、移工,他們也會想要看到家鄉的文字,因此四方報創刊了。

2006年9月,泰文「新能量報」、越文「四方報」,以「Poly Voices破立之聲」為計畫名稱,分別試刊。2006年12月,泰文「新能量報」停刊,越文「四方報」正式創刊。一開始四方報的流通方式,是靠著張正一家家的跑小吃店,以免費的方式希望他們可以把四方報放在店中供人閱讀,到現在則是有固定的據點可以放四方報,還是以免費的方式,也可以採用訂閱的方式,每份二十元。

參、 四方報概要

越文「四方報」每月農曆十五出刊,會定這個日期的原因是根據著「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樣的漢人思維,覺得看到一輪明月高掛天空,就會讓人想起遙遠的故鄉,沒想到在越南並沒有這樣的思維,所以犯下了一個小小的錯誤。而取名「四方」的原因是「從越南北中南地區來到台灣後,散到台灣的四方」。定期移民刊物(母國文字)的意義:抒發情感、穩定情緒等。

四方報的內容大致可以分類為時事、新聞、交友、家庭、心情、法律與生活資訊等。像其中有一個版面叫「回望母國」,主要是介紹母國的文化以及表達對台灣的看法,像在越南也有重男輕女的現象以及認為長女犧牲是應該的,而對台灣印象最好的地方是價格不二價、遵守交通規則,比較不好的地方是生男生的觀念,雖然越南也重男輕女,但不會覺得生女孩不好。
對於張正來說,四方報的成功在於四方報的消失。

肆、 Q&A
Q1:四方報不同於主流的報紙,其切入點是(公益、文化鬥爭是一開始,還是後來才發展出來的理念)?
答:初期的考慮是單純想做這份報紙,而剛好身邊有資源和經費,是以自己當初在越南的經驗為出發點,後來概念才慢慢發展出來,關於是誰的鬥爭,現在還不知道,或許是自己的鬥爭,對台灣的想像。
Q2:選媒體的素材標準是?如何抓到平衡點?站在什麼樣的立場?
答:最基礎的─情感,或者是有趣又能取得知識的,因為有存活的壓力,因此也有商業相關的。於由是立報出身,移工是弱勢,弱勢要挺弱勢,而且有關於他們的新聞是獨家的。
Q3:移工、移民有覺得自己是弱勢(站在替弱勢發聲的立場)?
答:他們自己也會這樣覺得。不過有一個調詭的地方是不能寫稿的人,相對於能寫稿的人就會變成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