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者:鍾適芳
講題:在文化主體的舞台上,以音樂進出世界
時間:2010年1月7日(四)
地點:原民院2F展示廳
記錄:呂冠儀
整理:鍾蕎憶
講題:在文化主體的舞台上,以音樂進出世界
時間:2010年1月7日(四)
地點:原民院2F展示廳
記錄:呂冠儀
整理:鍾蕎憶
一、大大樹小歷史
1993年創立的大大樹,初始,以引介西非、拉美地域性重要音樂風格為重。1997年後轉向自製音樂與出版、音樂節策展,再歐洲為指標性的雜誌推薦自製歌曲,當時的雜誌對於書寫方式及批判各方面皆是以嚴格的態度面對,受到青睞是不容易的,脫穎而出在雜誌上決定做五頁的報導,並將亞洲樂人推介至國際專業舞台,然而當時的傳播工具為傳真為主來進行連絡。同年開始以小型音樂活動策劃,2001年起「流浪者之歌音樂節」策畫亞洲樂人歐洲巡演音樂是受限制的表演型式,因此開啟國際合作。
1993年創立的大大樹,初始,以引介西非、拉美地域性重要音樂風格為重。1997年後轉向自製音樂與出版、音樂節策展,再歐洲為指標性的雜誌推薦自製歌曲,當時的雜誌對於書寫方式及批判各方面皆是以嚴格的態度面對,受到青睞是不容易的,脫穎而出在雜誌上決定做五頁的報導,並將亞洲樂人推介至國際專業舞台,然而當時的傳播工具為傳真為主來進行連絡。同年開始以小型音樂活動策劃,2001年起「流浪者之歌音樂節」策畫亞洲樂人歐洲巡演音樂是受限制的表演型式,因此開啟國際合作。
二、「世界音樂」再思考
世界音樂大量的標籤與分類化,擁有便利性但背後的力量以亞洲音樂概念同時也是以歐洲中心的思考方式來訂定的,但我們必須思考世界的音樂,我們自己的位置有在何處?推廣之後的問題如︰唱片無法歸類、各樣不同的音樂形式。 在文化權力的地圖中,包含著論述、標準性以及聽眾群,世界音樂作為傳播的管道及其未來性。
三、新耳朵.新視界 —以「流浪之歌音樂節」的策劃為例
音樂節主題精神策劃且包含音樂的遷移及融合如︰摩炫三重奏為波蘭的路邊開始起嘉,以建築的方式把手風琴組合起來。複舞台、多單元的同時也必須換上新的耳朵,開拓音樂視野如︰魂花本是搖滾樂團在日本,但在神戶地震後認為必須為社會付出力量,於是走入災區,問題是再震災的地方沒有電的使用,於是他們決定以日本當地的樂器來做個替代,反而讓一般民眾更容易聽見他們的聲音,也讓民眾重新看見他們。國際交流的音樂平台則希望有政治議題的呈現如︰與四方報合作的流浪之歌音樂節且與創造國際樂人合作的計畫。
四、跨界合作‧亞洲串連
林生祥在2006年自己創作的歌曲,從反水酷到國際音樂舞台,舊東德的地點參加音樂節作為交流平台並且跨音樂文化的學習與合作,讓音樂在地的跨國界創作計畫。雲力思的GaGa專輯於德國的電台製CD,唱出回歸部落,傳承母語歌謠及採集再創,再加上演唱風格具代表性,專輯順利的進入歐洲世界音樂榜的第十八名。Urna Chahar Tugchi、鍾玉鳳則是以傳統的音樂訓練出發且餐與流行樂演出編曲,同時獨立創作與跨界合作的走向世界舞台的亞洲樂人,如何以傳統為根柢音樂創作與世界「交談」。